快速咨询
您的姓名
您的姓名:(保密)
您的电话
您的电话:(保密)
留言内容
您的需求:(保密)
留言时间
后台栏目
摘要
获取免费方案
TPM的基本概念
来源/作者:www.biglss.com 发布时间:2018-09-04 00:00:00 浏览次数:
一、何为TPM?     
   
    (一)TPM的发展历史:?
 
  1、预防保养 (PM / 1951) Preventative Maintenance
 
  通过对设备的“物理性检查“,预防其故障的发生,从而达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.
 
  预防性维修的开展包括三个方面活动:
 
  ①设备的日常维护(清洁,检查和润滑)
 
  ②对设备周期性的检查,以及时掌握设备的劣化状况
 
  ③对设备劣化所采取的复原活动
 
  2、事后保养(BM)(Breakdown Maintenance)
 
  保养方法:完全不进行点检、定期更换,一直等到设备故障之后(机能停止)再进行复旧工程。
 
  优点:由于用至寿命为止,如无二次故障,则保养费、修理费都较便宜。
 
  缺点:故障增加并大大地影响生产活动,以致制品率(Yield)低。
 
  3、改良保养(CM / 1957) Corrective Maintenance
 
  其概念从预防故障的发生,扩展到了通过对设备的改进和改善,以达到减少故障的发生,或很容易对故障进行检查和修复.
 
  纠正性维护需要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共同参与到其活动的开展之中:
 
  ①记录日常检查结果和故障的详细情况
 
  ②针对故障和故障发生源所进行有效的改进和改善
 
  4、保养预防 (MP / 1960) Maintenance Prevention
 
  ① 从设备的设计就开始对设备进行控制,其最终目的是实现无故障的发生和方便的日常维护.
 
  ② 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对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情况进行完整的记录,从而帮助设计人员对设备的改进
 
  5、全员生产保养TPM/1971 Total  Productive  Maintenance
 
  原来的TPM指生产部门和设备保养部门开展的局部的TPM活动,活动是以设备为中心 现在的TPM范畴如下。
 
 (二)TPM的定义
 
  1、广义:
 
  ①以建立健全追求生产系统效率化极限的企业体质为目标;
 
  ②从生产系统的整体出发,构筑能防患未然的所有损耗(灾害、不良、故障等)发生的机制;
 
  ③在包括生产、开发、设计、销售及管理部门在内的所有部门;
 
  ④通过公司上层到第一线员工的全员参与;
 
  ⑤以重复的小集团活动,最终达成零损耗的目的
 
  ⑥以达到设备的最高效率为目标,建立以保养预防、预防保养、
 
  2、狭义:
 
  ①改良保养之设备生涯为对象的全面生产保养制度。
 
  ②规划设备的人(计划部门)、使用者(制造部门)和保养的人(保养部门)等,所有关系者共同参与;
 
  ③从高级主管到第一线全员参加;
 
  ④以自主的小集团活动来推动TPM。
 
二、全面生产维护:简称TPM—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
 
  1、 全面生产维护的特点和作用
 
  (1)特点是:
 
  ①全效益:是追求经济效益,指以最有效的方式利用人力、物力和财力等各种资源。
 
  ②全系统:是建立对设备一生管理的全系统,维修方式系统化。
 
  ③全员参与:是包括操作人员和小组活动,强调操作人员自主维护。
 
  (2)作用:
 
  ①减少设备故障损失,提高可预知运行时间
 
  ②延长设备使用寿命
 
  ③减少生产转换时间,提高生产柔性
 
  ④减少设备引起的质量问题
 
  2、TPM定义说明如图一所示。
 

建立对设备整个寿命周期的生产维护

设备

综合

效率

最高

涉及所有部门的活动

全员参与

小组自主活动

 

作者:博革精益六西格玛